探索自然步道─相約虎山賞精靈

2013062520:35

探索自然步道相約虎山賞精靈

日期2013/6/20

授課老師:蔡燕珠老師

此次課程是由快樂阿嬤負責寫報告,所以一下課回到家,

馬上動手整理照片、寫報告,e給燕珠老師補充訂正,

感謝老師快速詳細校對回傳,再次謝謝老師!

 

集合地點─福德國小大門口

老師先指導大家『鬆筋骨』

 

出發囉!

 

沿途再複習室內課的內容

瑠公國中高高圍牆處是室內課時,老師所說的『中陂』

 

 

老師說:今日是『賞山』非『登山』

我們沿著虎山溪,展開『賞山』行程~~

 

『虎山溪』:以前有「鬼仔嫂溪」之稱,此處是鬼仔嫂溪下遊

 

很鮮嫩的苔類,有明顯的莖與葉分化

豎立的部分是孢子體

綠色葉與莖部分是配子體

它靠孢子繁殖,孢子體高高豎起正好達到最佳搭風的效果

 

蚜獅:是草蛉的幼蟲,背上的垃圾是用來偽裝以備吃蚜蟲用,因為吃食蚜蟲,所以有「蚜獅」的名號

 

 

虎山溪旁的小丘曾是煤渣堆積處

 

此小溝曾經是復育水棲螢火蟲之搖籃

 

吊鐘姬蛛:掛在半空中泥砂團,看起來像吊鐘

 

地錢:為蘚類,沒有明顯的「莖」

誰在偷拍『蜻蜓結婚進行曲



條斑擬燈蛾(幼蟲):六、七月間常見幼蟲群聚於水同木及稜果榕葉片下





已懷孕的豪斯文氏攀木蜥蜴

閃光苔蛾幼蟲

(苔蛾幼蟲在結繭時常會拔身上的毛做鏤繭)

大蚊:不會咬人,只見一對翅,另一對翅特化為平衡棍


地上落英片片

原來是森氏紅淡比飄落的花瓣

蜘蛛百合石蒜科,細長的白色花瓣,像蜘蛛般而得名

小繭蜂的繭:蜂媽媽會將卵產於其他昆蟲幼蟲體內,待小峰孵化出來即可嚐鮮品.

下圖繭的尖端有孔,表示蜂已飛走,是空殼了

渦蛛渦輪旋轉型的平行圓網,讓蛛的天敵看不見牠就躲在隱帶下面

山紅柿:成熟的果實為黃色,帶甜味可吃食,

山紅柿基本上特徵不明顯,勉強可分辨之處是葉子中肋基部為淡黃色

有點小累,休息喘口氣

薄翅蟬:蟬科,體長20-23mm,頭部的寬長於胸長寬,頭部略呈三角形狀,

眼睛長在頭部兩端,複眼大,淡褐色,兩眼間具單眼3顆,紅色,

頭部前緣有一條明顯的黑色邊線,翅膀透明如羽衣(網路資料)

崖薑蕨附生於高大樹幹上,整株匍匐狀環繞樹幹生長,

羽葉基部裂片變大,以承接上方掉落的灰塵、雨水、以及樹幹流下來的水分

長腳蜂與巢

壁虎』:腳趾下有皮瓣,皮瓣上有分叉細毛增加與接觸面的附著力,所以能在玻璃上行走

看盡滄桑的榕樹王『大葉雀榕』:內容請看標示牌

相約虎山賞精靈課程圓滿結束

 

謝謝老師!